主页 | English

自我创新,清洁技术加速器
发布时间:3/26/2014 2:28:05 PM  浏览次数:1936  所属分类:行业新闻

    清洁技术是丹麦发展最为迅速的产业,全国现有720家清洁技术公司,创造了12万个就业岗位,年营业额可达4亿欧元。世界自然基金会发布的《2012年全球清洁技术创新指数》报告对38个国家的清洁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估,丹麦居首位。这些清洁技术主要涵盖太阳能、风能以及LED光照等。

    提到丹麦的清洁技术,不得不提到一个很特别的组织——哥本哈根清洁技术产业集群。该组织首席执行官布莱恩·索伦森对本报记者说:“我们的组织2009年成立的初衷是为丹麦的企业、研究所等机构建立一个可以分享知识与寻求合作的平台。现在,我们的目的是促进丹麦清洁技术的产业增长与就业,支持中小企业的创新以及开启国际化的清洁技术合作。”据介绍,过去5年中,哥本哈根清洁技术产业集群设定了诸多雄心勃勃的目标:增加1000个就业岗位,吸引25个海外公司加盟集群,建立30个创新研究合作所,与15个国际化清洁技术产业集群建立合作关系,确保25个企业的发展契机以及举办200场大型活动。

    这一集群正如同一张网,将科研、企业、政府及非政府组织集合起来,共同为清洁技术创新提供坚实的知识平台,以满足清洁技术产业不断发展的需求。目前这个集群最主要的任务之一是为新成立的公司创造最佳条件,支持实现企业自我创新,发挥清洁技术加速器的作用。

    为了确保新创立的公司能在最短时间内运用知识和技能迅速走上正轨,为其产品和技术锁定正确的客户群,并协助企业形成有利可图的最佳商业模式,几乎每个公司都有一个联系人帮助他们,并且通过不断了解他们的特有需求,在正确的时机提供给公司正确的资助。同时,清洁技术产业集群还努力让有潜力的科研项目走向商业化,让这些科研成果真正从效益上服务于清洁科技产业。

    索伦森对本报记者说,在2012和2013年的欧盟区域创新排行榜中,丹麦都被评为创新的引领者,其中丹麦的中小企业在创新积极性上获得的分数都很高,他们组织正在做最大的努力协助具有创新意识的中小企业在创业初始阶段摆脱困难,成功地把创新理念带到市场中去。

    值得注意的是,丹麦在清洁技术领域的创新与其整体创新政策不无关系。2012年丹麦政府首次批准实施创新政策,该政策持续到2020年,并在2012—2014年间推出12个创新项目,旨在加强商业与科研联系,促进高等技术劳动力就业,推动技术服务研究和科研商业化。这些项目瞄准的对象是中小企业的创新意识,而该政策的最终目标是创造地区性创新文化,为把好的点子变成现实提供保证,并持续深化创新合作关系。

    索伦森表示,丹麦是经济高度依赖出口的小经济体,中小企业在商业结构中占绝对优势,但他们缺乏获取国际市场的大量资金,因此,建立一个广泛的有体系的合作关系非常必要。哥本哈根清洁技术产业集群就是一个起步点,为更多的具有创新意识的企业寻求合作伙伴,以支持清洁科技的整体创新。本报驻瑞典记者 商 璐

 

来源:人民日报

联系我们 © China Environmental Energy Holdings Co.,Ltd. Inc. All Rights Reserved.